您的位置: 首页 > 技艺 > 技艺 东丽人才汇 丨 “大郑剪纸”第四代传承人刘长会的坚守与创新 在东丽区的文化脉络中,“大郑剪纸” 作为一项承载着地方记忆与民俗风情的传统技艺,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坚守。“大郑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刘长会,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走进刘长会在金桥街道景云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室,只见里面陈列着《百鱼图》《百寿图》《梅兰竹菊》等精致的剪纸裱件。这些剪纸作 2025-07-22 15:53:00 百年技艺薪火传,非遗青团守“味”江南 清明时节的苏州阳澄湖镇,空气中总飘散着一股独特的清香。不少村民家里的灶台上升腾起袅袅蒸汽,翠绿油亮的青团从蒸笼中发出诱人的香气。2021年,有着百年历史的苏州湘城青团制作技艺(即沈周青团)入选苏州市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曾经藏在乡野间的传统美食,如今正以“非遗”身份走进更广阔的视野。4月7日 2025-04-08 09:33:00 非遗老字号续写晋韵新风采 平遥推光漆器首饰盒、晋韵堂铁壶、乔氏珐华耳饰、广誉远古法搓丸技艺……4月15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山西展区的非遗老字号精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在山西展区,客商正在详细了解山西特产。“这个是咱们2025年的定制款‘福海瑞蛇’,在漆器里,动物是最难画的。该设计融 2025-04-17 08:52:00 艺瑶倾听 | 父女同心,斗笠生金——对话曾凡恩、曾明英的非遗传承之路 父女同心,斗笠生金——对话曾凡恩、曾明英的非遗传承之路“斗笠自古出中方,雨雪阴晴他来挡。曾经一度为贡品,有缘遇见乾隆皇。”这是在斗笠之乡——中方县,一直传唱的一首歌谣。竹篾在指间翻飞,织就的不仅是遮阳避雨的斗笠,更是一个产业的光阴故事。2006年,中方斗笠入选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凡恩与曾明 2025-04-25 21:16:00 从外企高管到非遗匠人,他用科技传承百宝镶嵌技艺 “当我发现年轻人连‘百宝镶嵌’是什么都不知道时,突然意识到传承不能等了。”俞平说,12年前他辞去高管职位,成为一名非遗匠人。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艺与顾村俞氏百宝镶嵌的第四代传承人。澎湃新闻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宝山区了解到,俞平让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他创作的三件漆器作品被进博会和上海档案馆联合永久收 2025-06-16 07:04:00 荣县:手工技艺+自动化,共“泡”一杯好茶 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 自贡观察 罗伟6月17日下午6点,自贡市荣县,自贡市巅峰仙芽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进才刚歇下来,他一整天都在接待考察的客户。“新茶饮需要稳定供给,对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等要求较高,所以客户来考察的时候都特别看重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邹进才说,从散茶到茶饮,企业正把“荣县味道”送到更 2025-06-19 19:22:00 湖北民大“青马班”学员赴白杨坪开展特色研学活动 【来源:恩施晚报】学员体验制茶技艺。恩施晚报讯(通讯员陈星 王覃辉)3月27日,湖北民族大学第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恩施市白杨坪镇蓝焙茶园,开展“茶韵流芳 文化流传”主题特色研学活动。在茶园中,学员们聆听茶园负责人的讲解,学习采茶技巧,穿梭在茶行间,体验采茶的辛苦与乐趣。在茶叶制作车 2025-04-04 20:37:00 汪家班大花轿:老传统“抬”出新经济 记者 王晓晶凤撵大花轿、圆顶花轿、双层花轿……昨日,在平舆县万金店镇宋刘村共同富裕加工园汪家班大花轿加工厂,工匠们正专注地雕琢着纹饰。当花轿的喜庆锣鼓响彻乡村振兴之路,汪家班大花轿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实现了从传统嫁娶到文化IP的华丽转身,让传统花轿焕发新生,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传统花桥受到年 2025-06-30 16:58:00 闽人智慧|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制一件家具的功夫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2025-04-06 1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