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揽英才 向南而行, 南山赴香港澳门开展校企对接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7:0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
5月7日至8日,南山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两大战新产业,奔赴香港、澳门,辖区22家重点企业与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开展了校企对接活动和博士招聘。
活动由南山区政府主办,南山区人力资源局承办。旨在落实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以及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奋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
据初步统计,活动期间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5个。港澳高校158名博士参加了现场活动。南山企业提供的216个博士岗位,收到445份次简历。

南山与香港、澳门同根同源。明万历元年(1573)设新安县,其治所即在南头古城,统辖今之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故此,南头古城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又曰“粤东首府、港澳源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以来,南山与香港从“硬连接”“软联通”,不断纵深推进“心融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重回“新安”,在南山创新创业、安居就业。
创办于2021年的博揽英才活动,已成为南山区汇聚高端人才和构建产学研共同体的闪亮品牌。去年新年伊始,博揽英才活动首次走进香港,辖区11家企业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促成17个项目的产学研对接,成效显著。
乘势好风起,香江再鼓帆。5月7日,在香港专场,南山12家领军企业和科研单位,包括中兴通讯、格创东智、鹏城实验室、速腾聚创等,与香港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产学融合。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院校,在具身机器人、开源AI等多个领域具有创新性成果。现场,有5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包括道通科技与香港大学就智能驾驶算法优化、多模态感知系统的共同开发。


“智”汇南山,“能”动未来。目前,南山区集聚了1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85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0家,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按照计划,南山将聚焦“人才”“算力”“平台”“语料”,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高地,让“南山智能”从“1”迈向“∞”。
盛世莲花,灼灼其华。近年来,澳门凭借中医药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深耕天然药物与精准医疗的前沿领域。2011年1月我国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门科技大学成立;2020年澳门大学获批准建设港澳地区的首个前沿科学中心——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此外,学校在癌症研究、干细胞与发育、衰老及数据科等领域成果卓著。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大湾区重点发展的战新产业。作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南山区拥有康泰、微芯生物、海普洛斯、奥萨医药等一大批知名企业。5月8日,南山区10家企业参加了在澳门专场活动,10个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包括包括海普洛斯与澳门大学在肿瘤多组学的研究合等。就此,有企业表示,澳门高校“基础研究强、应用转化活”,与南山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完美互补,“澳门药方”完全可以在南山转化成“湾区产品”“中国品牌”。


其间,南山区企业代表还参观了国家级众创空间——澳门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中心致力于帮助澳大师生、校友和教职员工教的创新理念转化为创业实践。拜访了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澳门大湾区人力资源协会,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
活动现场,南山区还向港澳高校学子、青年才俊、学者教授等介绍了《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方案以“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一笔钱、一场景、一条龙”六大维度为核心,推出15项硬核举措,覆盖人才引进、空间支持、资金扶持、场景开放、企业服务等关键环节,助力企业与人才“轻装上阵、放手追梦”。
喜看融合结“硕果”,无边风景在南山。按照南山区八届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南山将聚力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无界之城、引领全球的创新之城。具体到服务深港合作上,将联合香港高校共建创新共享孵化中心,高标准打造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国际人才港等创业就业平台等。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