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山越海筑云志,名师赋能谱新篇——海珠区赴瓮安支教队金娜纪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3:16:00    

2024-2025 学年,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娜老师肩负“名师担当”的重任,跨越山海奔赴黔南州瓮安县朵云学校支教。作为广州市骨干教师实践导师,她以“名师引领+精准帮扶+资源联动”为主线,深耕课堂、培育师资、链接资源,并以专业智慧为学校量身定制三年发展规划,在黔中大地书写了新时代支教的生动篇章。

深耕课堂提质效:分层赋能,构建山区教学“成长闭环”

面对朵云学校学生 "低起点、弱基础" 的学情(班级语文初始平均分 53.26 分,21 人不及格),金娜老师以 "分层赋能" 教学法破局。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飞翔”“奋进”“加油” 三个项目组,定制阶梯式成长目标:从作业面批规范、家庭听写每日过关的基础夯实,到课堂发言示范、小组协作讨论的能力提升,系统重构课堂生态。为弥补资源缺口,她自费近三千元购置读写资料,每课制作基础听写与升级听写的幻灯片,针对生字词、重点句设计分层训练,并录制 82 次听写音频发送至家长群,解决搬迁家庭辅导难题。通过计时小测强化审题训练,结合 "一对一" 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形成 "课堂精讲 — 课后精练 —家庭跟进" 的闭环体系。一学年后,学生作业完成率从 40% 跃升至 85%,课堂发言率从30% 提升至 60%,班级语文总成绩实现 23.76 分的突破性增长,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中逐渐展露自信神采,家长微信群中 "金老师的方法真有效"" 孩子主动在家背课文 " 等认可与点赞的留言日益增多,不少家长更主动在群内分享孩子朗读课文的音频视频。

在阅读素养培育中,她发起 "朵云少年阅读计划",构建 "三阶浸润式" 培养体系:开设《少年读西游》整本书阅读系列课程,通过 "思维导图解构 — 西游情节创编 — 经典片段仿写" 的阶梯训练,引导学生从文本浅读走向深度思辨;创新"课前阅读分享会" 机制,鼓励学生携带图书馆借阅书籍进行读后汇报,形成 "每日 15 分钟晨读 — 每周借阅登记— 每月读写擂台" 的常态化训练链。针对写作基础薄弱环节,她从外貌、动作、语言等维度设计将近百次专题片段指导系列,从单句扩写延伸至场景描写,配套制作《写作升格指南》幻灯片和视频。她主导的 "朵云读写之星" 评比活动,推动班级阅读量、写话量达到往届学生的 3 倍以上。在她的系统引领下,学生日均阅读时长从 12 分钟增至 35 分钟,在学校征文比赛中包揽一二等奖,演讲赛事中斩获一等奖,实现阅读能力与表达素养的协同提升。

教研引领育师资:青蓝共研,搭建教师成长“云端阶梯”

引领和打造一批优秀的扎根本土的教师团队,是金老师支教的另一个重头戏。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占比超 80%、教研基础薄弱的困境,金娜老师设计“蓄力・着力・发力”三段式教研组培养方案,以 "示范课引领 + 讲座输出 + 赛事打磨" 组合拳,培育扎根本土的教师团队。

示范引领树标杆:作为广州市小学语文名师,金娜老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磨并执教《山居秋暝》《铁杵成针》两节区域示范课。在《山居秋暝》教学中,她巧妙运用动态配图与舒缓音乐,构建起"诗中有画” 的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景象 - 字眼 - 情怀“三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静谧优美的山林之中,真切感受古诗意境。而在《铁杵成针》的课堂上,她以“三重对话”理念为指导,借助梯度朗读、生动板画等教学手段,还原文言故事情境,不仅实现语言解码,更将文言学习升维至文化传承层面。这两节示范课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与显著的教学成效,为本地教师树立了鲜活且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标杆。

理念输出促落地:金娜老师深知理念引领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系统开展了《深耕细作砺匠心,技术赋能铸精品》《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两场专题讲座。在《深耕细作砺匠心,技术赋能铸精品》讲座中,她毫无保留地拆解海珠区精品课从选题、设计到录制的全流程“海珠经验”,分享实用技巧与宝贵经验,助力本地教师掌握精品课打造方法。《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讲座则立足统编教材古诗词编排特点,构建起“氛围营造 - 创作探寻 - 真义升华”的三阶教学模型。她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环节实施要点,为本地教师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教学范式,有效促进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提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常态教研提质效:金娜老师牵头组织朵云学校首次主题教研沙龙,以《山居秋暝》示范课为载体,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开展 “课堂观察 — 策略提炼 — 行动规划” 三轮深度研讨。沙龙中,教师们围绕 “古诗词教学实效” 展开头脑风暴,张永敏主任以 “反复诵读” 提炼核心策略,感慨 “梯度朗读让诗词教学如展清丽画卷”;侯永梅科长则以 “意象之美” 解构课堂,强调 “明月清泉” 等意象的多感官激活设计。金娜老师向参与教师赠送《教师如何学会说话》《教师的 AI 素养》等专业书籍,勉励教师从理论中汲取教学智慧,实现该校系统性教研沙龙 “零突破”。在常态教研中,她推动语文组开展《搭建阅读策略,破解名著阅读障碍》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组织《如何夯实学生读写基础》系列主题教研,这些活动促使语文组从“零散研讨”转向“体系化教研”。

赛事赋能促提升:金娜老师以“赛事 + 示范”双轮驱动区域教研升级,成立“金娜名教师工作室瓮安站”,采取“1+N”导师制结对帮扶本地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课题打磨等途径实施精准指导,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学科建设,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成长”转变。担任瓮安县 2025 年“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技能大赛评委,协助教研室给参加州级决赛的选手通宵打磨参赛课例。为兰玉燕、李青、张登霞等教师提供从教学设计到技术适配的全链条指导,助力 5 名教师在州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朵云学校李青团队获贵州省教学设计二等奖、黔南州一等奖,实现朵云学校在省级及州级高等级教学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同时,她主动下沉乡镇学校,参与“乡村教育振兴”城乡结对帮扶活动,赴中坪学校、鱼河小学等地开展听评课与送教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向乡村延伸。

规划领航谋新篇:研云筑云,构建特色办学 “云端框架”

作为《朵云学校三年规划(2026-2028)》执笔人,金娜老师历经 12 个月实地调研,精准锚定家校协同断裂、生源基础薄弱、师资流动性大、课程体系单一四大办学瓶颈,将粤港澳大湾区“云端教育”理念与移民安置学校特点深度融合,形成 48 页近 3 万字的系统性方案,构建起以“研云(理念研析)・筑云(体系搭建)・拓云(辐射赋能)”为脉络的“云教育”特色发展框架。

规划中创新性设计“家校云聚共育工程”“学情云态适配改革”“教师云变赋能计划”等六大创新性实践工程。她依托名师效应联动多方资源,成功促成学校文化宣传栏等设施捐赠项目落地,实现学校品牌形象迭代升级,以 “云朵能量值” 多元评价体系替代传统分数单。

规划明确 “2026 年基础达标、2027 年特色发展、2028 年辐射赋能” 三阶段目标,通过“云端共生”教师成长网络、“红色文化 + 移民教育”课程群等特色举措,推动学校从 “教育扶贫标杆” 向 “省级优质学校” 实现系统性突围。该规划突破传统支教 “输血式” 帮扶模式,深度融合东部教育理念与本土实践需求,形成 “理念具象化 - 实践场景化 - 成果品牌化” 的差异化破局路径,成为搬迁安置学校特色发展的可复制样本。

从课堂生态革新到教师梯队建设,从硬件资源升级到发展蓝图擘画,金娜老师构建 “名师引领 + 精准帮扶 + 资源联动” 三维体系,让“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的理念在朵云落地生根。如今,她播撒的 “火种” 已渐成燎原之势:教研组实现从零散研讨到体系化教研的跨越,年轻教师在县级赛事中斩获首奖;学生在分层培养中重拾信心…… 这些生动实践,既是一名支教教师的情怀注脚,更是东西部协作 “资源共享、理念共通、成长共生”的鲜活样本。

支教有期,育人无限。从教研破局到课堂提质,从专业深耕到资源整合,金娜老师以智慧与情怀践行教育初心,贯通“教研训用”一体化培养链条,让教育星火在朵云课堂恒久跃动。她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在朵云学校的“云端”播下希望种子。

当三年规划的蓝图渐次展开,当“云云得意,朵朵生辉”的理念照进现实,她留下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师资力量的成长,更是一种“扎根土地、舒展云端”的教育精神。那份凝结着智慧与情怀的三年规划,正待接力践行,让“每朵云都有独特的姿态”的教育理想,在穗黔协作的春风中次第绽放。

粤黔协作瓮安小组

编辑 李嘉琪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相关文章